未曾報告的報告-安德魯魏斯讀書報告
去年在楊老師水彩讀書會上,因學員眾多未曾輪到我發表。因自已本來就有些閱讀障礙,很吃力的完成。今日就原文刊登,給自已留念。

安德魯魏斯讀書報告109.1.4.
魏斯最能描繪人對自然界深刻的感受 ,出現在他畫中的草原大而廣闊,蒼涼而神秘。他用獨特的乾筆、蛋彩畫技巧,細緻刻畫出大自然現象,非常的感動人心。
西洋美術史中鄉土畫的畫家很多,像法國的米勒,英國的康斯坦伯、法國的高更,他們都把鄉土畫的很浪漫或者是偏重文學、繪畫技巧。
唯有魏斯畫的大草原、枯木、老屋,卻讓人心裡非常震撼,有種不可抗拒的力量。
他畫看起來很荒涼的世界-不像有人煙似的。不料仍有小生物在那裡活動- 「小河灣」那片細砂灘上,仔細看竟有二個小小的鳥腳印。很有我們中國詩人王維詩句中:[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]的禪意。
魏斯畫細膩的草原,依我看是工筆畫,但書上說是超現實主義,一開始我不大明白,以為他是寫實畫者,研究他一個月,方明白他是超現實畫者,因為他的畫裡有他想暗示的東西,是他內心深處的想法。
據說我們去他的家鄉舊地重遊的話,同一景點,看到的風景和他畫出來的場景是不一樣的。因為他是用他的心,他的感知,來畫他愛的故鄉。
魏斯除了很棒的觀察力之外,他應該是非常有想像力的人。
外國有一位詩人威廉布雷克說:[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]。
也就是說魏斯,內在功力深厚,可以由一粒沙子看見一整個世界;經由一朵花看到整個天堂 。

魏斯深受他的父親N.C.Wyeth影響:他和他父親都很崇拜美國詩人:亨利大衛梭羅。
梭羅說:「我只要有一把斧頭,就可以在森林裡生存」-他用釜頭給自己蓋了棟小木屋,住了二年,並寫下有名的湖邊散記。
梭羅熱愛、親近大自然,遠離塵囂,不受外面世界干擾。
他刻意讓自己的身心靈 在大自然中得到滋養。餓了就摘取莓子果實、葡萄、野菜,就可以生活下來。
梭羅在散記上記載著那年冬天,河豚挖地洞將他儲存的豆子吃掉了半袋。他沒有生氣 只是詳實的記錄下來。
他還邊觀察四週的森林、湖泊,邊思考,寫下很多名句,影響了非常多的人,包括了魏斯的父親。
魏斯自幼受教於其父親,亨利大衛梭羅的親近大自然思想,自然而然的,非常深刻的影響到魏斯,並奉為規臬。

書裡有一個篇章說,他一生從未離開過緬因州及賓夕法尼亞州中的二個小鎮,一點都不想出國去玩。(他2O歲時辦畫展作品立刻完售,不是經濟環境不好而無法出國去玩。)
他對去過歐洲遊玩回來的人的感想:覺得他們返國後,還是畫的辭不達意,並沒有因為去過歐州而有什麼不同。
我原先覺得魏斯有自閉症,甘願待在兩個小鎮。一輩子都在那兩個小鎮裡打轉 :畫殼倉、飛鳥、陽光、陰影、風雨、水與風、花、木、鸚鵡貝、 大地、鄰居丶他都不會厭煩 。
後來才看到書上說:他本人非常的平易近人,只是他的想法與眾不同而已。
魏斯說:「人們可以環球旅行, 踏遍大千世界。 卻無視於腳下自己的鄉土, 對我而言我腳下的土地,才是我情感所繫,我繪畫的泉源。我沒有必要再出去亂跑,畫我的家鄉都畫不完了。」
所以:魏斯的畫有很重的鄉土感情。

他不喜歡畫夏天、春天,喜歡畫秋天、冬天。常常畫秋葉、草原,尤其喜歡畫是寒冷的雪地,有捉摸不定的感覺。在窗邊揚起的破舊窗簾 ,更是隱隱的表現出海風徐徐吹來的感覺 。

魏斯畫裡老家具、舊水桶、舊鐵鍬、飯鍋 、馬囗鉄水盆、馬車、雪橇、小船等等,都是美國早期使用的古物,像我們看中國民初用品會有思古幽情一樣,深深讓美國人緬懷逝去的年代。

所以美國人崇拜魏斯,他畫出了美國鄉土美國魂。

日本人也欣賞他崇拜他 ,甚至中國大陸的畫家也都深受他的影響,有很多思鄉的作品出現。

當然魏斯也影響了我們台灣畫家謝明錩、楊恩生、洪東標、林毓修老師等無數的美術老師、學者。

謝謝楊老師指導並讓我有機會藉著臨摩,去感受魏斯的謹慎構圖、用色。我覺得他畫大自然的榮枯、讓我們察覺到四季衍替,及生命的寶貴。他的光影處理的很好,更讓我覺得受益良多。

謝謝老師及同學們的聆聽。(完文完畢)


參考書籍:雄獅出版「安德魯魏斯」及網路上的「每日頭條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融藝園 的頭像
    融藝園

    融藝園

    融藝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