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進入中正紀念館展廰,映入眼簾的是花道家「木村貴史」將「葛飾北齋」繪師的二幅作品:
神奈川沖浪裏及赤富士,以壓花的方式結合並印刷輸出的大型作品,很耀眼美麗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「浮世」二字源於佛教用語,指的是現實世界的總總,亦為大家所熟悉的社會百態。
「浮世繪」描寫了日本江戶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、風俗民情及能劇、相撲、大眾娛樂等相關的資訊:
可分為美人畫、大首繪(集中於臉部特寫的半身人像)、役事畫(演員畫)、名所繪(風景畫)、百物語(妖怪故事)及武士畫等。
美人畫,就是畫當時的名演員(相當於現代雜誌上的明星)。美人畫和演員畫,在當時兼具廣告作用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江戶時代以前,畫師都直接在紙或絲絹上畫畫,這種畫在日本叫做「肉筆画」,也就是中文的「親筆畫」。
當時的絲絹浮世繪,大部分都被貴族或武士階級所有,庶民沒有目睹的機會。
不過,到了江戶時代17世紀末期,庶民提高了經濟力,各式各樣的文化在大眾之間迅速發展,出版社大量出版附插圖的書籍。書籍中的插圖正是木版畫的浮世繪,
因為平價,廣受庶民歡迎,並發展為單張印刷商品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一幅浮世繪作品,由三位工匠(繪師、雕刻師、拓印師)分工完成。
出版商事先根據市場需求,與畫家商定題材、大致構想,再請繪師畫出,雕刻師在櫻木上雕刻線條,拓印師上色套印。
第一位展出的為善長美人的繪師-喜多川哥磨。
他的大首繪(明星特寫)有女性細微的表情,當時極受歡迎。
(融藝也很喜歡展方佈置的這些巨大的人型迎賓看板,覺得很酷。)
喜多川哥磨繪師的簡介
第二位展出的為繪製演員上半身畫像(役者繪)的神祕繪師- 東洲齋寫樂。
因為他的演員畫,將演員跨張表情非常寫實的描繪下來,也很有特色。
有些敷雲母閃閃發光,稱雲母摺大首繪。
但繪畫生涯僅十個月就就消聲匿跡,所以被稱為神祕繪師。簡介如下:
鬥雞眼的那位是演放貸人(正捥著袖子向人討債)
這張畫的是個小胖子,叫大童山7歲,已有72公斤,被稱為怪童,沒有參加比賽。
在相撲力士入場正式比賽前暖場,受到大家歡迎。
相撲:祭神儀式時占卜農事收成,後成為貴族乃至武士等民間娛樂。
第三位繪師為影響著東西方創作,並對富士山情有獨鍾且自稱「畫狂人」的葛飾北齋。
北齋繪[富嶽三十六景],描寫富士山附近36處風景,每張都有畫富士山。
這張就是著名的[神奈川沖浪裡],是描寫富士山的36幅畫中最有名的一幅。
據說是梵谷的星夜的靈感來源。
西方畫家馬內、雷諾瓦、和梵谷、艾德加·竇加、瑪麗·卡薩特等,都深受浮世繪的衝擊。
附帶一提:莫內有一幅穿和服的女人,畫的就是浮世繪美人畫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融藝找浮世繪資料時,發現葛飾北齋繪師,有女兒葛飾應為,亦是了不起的畫師。
這次展覽,雖然沒有她的作品,但覺得她太棒了,趕緊介紹她出場:
很多研究指出,北齋晚年的許多畫作,都是由他和女兒應為共同完成的。
(在他80歲以後,畫中筆觸卻依然細膩靈活。
日本NHK描述應為的百日紅電影,就有牡丹蝶圖中的蝴蝶,是應為畫的劇情。)
應為傳世的畫稿並不多,現存的作品僅有10張。
但這10張畫作每一幅都是精品,展示了她的才華。
應為的畫作打破了傳統浮世繪的固有形態(裝飾性的民俗畫),她研究了荷蘭著名畫家林布蘭處理光影的方式,
她的浮世繪,加了豐富的光影效果,所以她的作品被後世評論家稱為「光之浮世繪」。
傳統的浮世繪並不強調光影的關係,只是依靠精簡的線條排列和鮮明的色彩來區分前後景,所有的景物都在平面上色,同時不加陰影。
但應為的畫,能明確地看到受歐洲繪畫的影響。她的兩幅代表作《吉原格子先之圖》和《夜櫻美人圖》,光影效果亮眼。
畫史上說她對繪畫執著,所以即孤獨又痴狂。
說北齋是個「畫痴」,應為又何嘗不是呢?
她好似一生在追逐父親的光芒,卻又一生都在努力地跨越這座大山。
在陪伴父親走完90年的生命之後,應為就像是失去了人生寄託一般,
在她67歲之時,拋下畫紙,
沒有和任何人告別,就這樣徑自走出家門,無影無蹤的消失在人海。
引自,M頭條:https://mttmp.com/cgjmxn9.html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好,回到正題。
百物語(妖怪故事)
第四位繪師是,因描繪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而享譽全日本的歌川廣重。
北齊動態。廣重人文式愁思湧嘆。
廣重動態平衡,動中有靜,靜中有動,很多雨、月、雪舒情畫面。
西方畫家梵谷,很喜歡收藏浮世繪。 臨摩了多幅廣重的畫作,等會欣賞。
美人
江戶各季節名勝,有的俯瞰,有的靜寧悠然,濃淡不一。
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內,是江戶(現為東京)至京都的五十三個驛站風景,是廣重很受歡迎的版畫。
(廣重藍,很多幅畫中都有一抹很美的藍,風格獨特。應該是進口的顏料:天藍)
這幅動態十足,中央蒼老柳樹分割畫面,一旅人蓑衣揚,一行人追笠忙。
日夲橋-朝之景
廣重去京都時寫生风景及民情:日本橋清晨忙碌:橋上使節團列隊整齊,橋下魚販要送魚至販賣店。
背景:清晨天際日出光線的細微变化。
雪景
廣重四絕:雨、雁、雪、 月。
冬日夜雪的情感思緒,用暈染坊使天空顏色漸變,強調夜晚氣氛。
墨色景深與大雨,構圖巧妙。
《莊野》即是廣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為了再現大和繪的傳統季節性詩情畫意,
歌川廣重在畫面構成上運用多種手法營造感人氣氛。
在斜雨如梭的《莊野》中,農夫們行色匆匆,雖然看不見人物的面貌,
但背景上層層疊疊的竹林幻化成灰暗的陰影,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感傷情懷。
斜坡、斜雨和竹林又相互構成了不穩定的三角形,折射出陣雨中人們不安的心理狀態,
這是歌川廣重熟練駕馭構圖的精妙之處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read01.com/GPoeOOd.html
這幅畫可以感受到梵谷的「快筆觸」。
線條、構圖,和用色,都在直接傳遞情緒氛圍,有很強的即時動態感。
這是展場大橋驟雨的佈置,雨絲是用毛線垂掛的,很有趣。
近江八景的[堅田落雁],令人聯想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。
梅敷舖的卧龍梅,奇特的梅樹前景大,中景梅樹,後景小賞花人(有透視效果)。
梵谷亦有臨摩,在西方有高知名度。
第五位,善繪武士繪就的繪師- 歌川國芳
多產且創意幽默,題材豐富風格獨特。國芳的影響:漫畫及刺青。
水滸傳豪傑108好漢作品,氣勢驚人個性鮮明。
浪裡白跳張順,寧死不屈。
國芳吸收北齋及外國(荷蘭)透視,學法語版伊索寓言,獅子與馬,改獅子為勇婦:一隻腳踏住野馬。
以新的構圖刺激浮世繪,不使流於制式。
這幅描繪古小說:平氏被滅後古宅被妖怪圍繞,家臣大將去滅妖怪。
有震撼力,影響很多戲劇。為妖怪圖像代表之一,動畫吉甫力的靈感來源。
以人體聚集成為人臉的趣味畫
( 外國畫家亦有以水果聚集為人臉的畫,如上圖。)
那時的幕府規定 :
浮世繪不得影響百姓,不准再畫役者繪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。
國芳就 將演員藝妓改成貓及雀鳥,並加以塗鴨。但表情生動的隱喻演員,反而更受歡迎。
里雀鳥居暫居所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整個展覽,以下列的照片牆做為結束。
感想:真是場 多彩多姿的展覽,覺得受益良多。
附註:在網路上,另外找到很多相關的資料:
0.
日本神戶新聞社策劃的「江戶風華—5大浮世繪師展」,從2019年4月在日本姬路市展出,
後續到波蘭巡展,即日起也在台北中正紀念堂,展出146件經典浮世繪真跡畫作(展至2020年4 月19日),畫作全都是日本知名浮世繪收藏家中右瑛的收藏。
原文來自: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ul/202001190107.aspx
日本國內浮世繪收藏於,東京都澀谷區的「浮世繪・太田紀念美術館」,
同樣是東京都千代田區神保町的「大屋書房」,長野縣松本市的「日本浮世繪博物館」,
千葉縣船橋市的「船橋市立西圖書館」等。
海外:美國波士頓美術館,巴黎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,
意大利熱那亞的Chiossone東洋美術館(Museo d’Arte Orientale Edoardo Chiossone),
原文來自 https://m-miya.net/blog/ukiyoe-1.html
1.東西方繪畫互相影響:
你那麼喜歡的浮世繪,其實曾深受「桃花塢」的影響!
我國木刻年畫流派眾多,其中以天津楊柳青、蘇州桃花塢、山東淮坊和四川綿竹最為著名,
為中 國年畫「四大家」,其中又以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最負盛名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news/lxgo6x2.html
東方古藝之花——桃花塢木刻年畫:宋代就蓬勃發展的年畫。
日本史學家說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源自中國版畫與仕女圖,
即深受中國桃花塢木刻年畫影響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om5o39o.html
很相似的唐代美人圖
(圖片引自每日頭條,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n9qkmn8.html)
2.
葛飾北齋繪師說:「說實在的,我七十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,都不怎麼樣,也不值得一提。
我想,我還得繼續努力,才能在一百歲的時候,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。」
他還說:「我70歲前的作品,都不值一提,73歲時約略掌握了花草樹木的生長、
蟲魚鳥獸的結構,希望到了80歲時會有長足進步,
90歲時更能參透萬事萬物的原理,到100歲時達到藝術爐火純青的境界,
110歲時信手拈來就能畫出栩栩如生的事物。」
可惜他於90歲仙逝,若老天假其時日,說不定他會更上一層樓…
3.
介紹他的影片中,有版畫是如何製作的、北齋畢生功力畫的親筆畫:影片名:[ 為畫癡狂。]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47985721?
4.
有趣會動的現代浮世繪
沒錯,這就是會動的浮世繪!網址 https://kknews.cc/story/rqqeaen.html
當日本浮世繪遭遇現代科技,感受一下島國一本正經的氛圍!
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news/8qe46g.html
5.
日本現代設計家原研哉設計的廣重美術館,在場館的設計上還原廣重對驟雨的線條演繹。
若有機會去日本櫪木縣,一定要去逛逛這座溫柔如水的美術館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zgzgp9a.html
6.
台灣四、五年代童年的回憶:小時候常看的漫畫,因作者葉宏甲早年在日本學畫,
融藝覺得他的畫風近似浮世繪人物呢。(圖片引自:自由評論網)
文章引自: 諸葛四郎-童年漫畫 網址: https://345class.com/
7.
浮世繪在19世紀末期歐洲的印象派畫家中曾經風靡一時。
馬奈在《左拉畫像》中模仿喜多川歌麿的作品:
莫奈也創作了系列畫:日本橋、楊樹、麥垛、盧昂大教堂……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母題的演變。
下圖為竇加的作品局部(圖片引自,每日頭條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n9qkmn8.html)
梵谷說:浮世繪就是我的信仰,他最鍾愛的畫家是安藤廣重,
他臨摹廣重的《龜戶梅屋鋪》作了《日本趣味(梅樹)》,
還臨摹了江戶百景之中的《雨中的橋》,只是將原畫中海的灰色改為綠色。
另有:
還有梵谷臨摹溪齋英泉繪師的花魁:
梵谷在1887年創作的《湯基大爺》(台灣譯:唐吉老爹)中,我們在肖像的背景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臨摹的浮世繪作品。
其中右上為安藤廣重的《名勝江戶百景》,中央為葛飾北齋的《紅富士》,右下是溪齋英泉的《花魁圖》,左中是歌川豐國的《歌舞劇演員圖》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read01.com/M24k0eB.html
註:唐吉老爹,是巴黎畫材供應店的老闆,很多藝術家不夠錢付畫材費,會用畫來抵債。
梵谷也不例外,共畫了三幅唐吉老爹。背景就是以浮世繪為裝飾。
8.
展場上的浮世繪都是正版,但有的寫錦繪,有的寫漆繪……查書得知:
錦繪:1765年後的多色套印,效果美麗如西陣織,又名西陣織繪。
漆繪:18世紀初的版畫,手工上彩後,為使畫面整體調和,再加上漆膠與金屬粉末的製作方法。
赭繪:以紅士色為主的手工上彩版畫。
紅摺繪:18世紀中葉,出現2至5色套印的版畫。
又有大判、中判、柱判…查書得知:是各版畫的尺寸,買家可衡量家中放版畫的空間。
(引自陳炎鋒編著,日本浮世繪簡史)
9.
其它搜尋浮世繪的網址:
美國國會圖書館開放免費下載2500張浮世繪作品
https://www.loc.gov/collections/japanese-fine-prints-pre-1915/about-this-collection/
梵谷是浮世繪狂熱藏家?梵谷博物館揭開梵谷的浮世繪寶箱,
500件收藏全部數位化開放下載
https://www.vangoghmuseum.nl/en/japanese-prints?v=1
(以上資料引自https://www.shoppingdesign.com.tw/post/view/3818)
全文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