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下載於維基百科)

Masterpieces of French Landscape Paintings from 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, Moscow

20192月觀看「悠遊風景繪畫 - 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」筆記:

資料參考自導覽手冊、語言導覽及官網:s://uevent.udnfunlife.com/PushkinExhibition/info?id=494

 

首先,先認識普希金博物館:

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是俄羅斯收藏數量僅次於冬宮的博物館。

1937年,為了紀念俄國詩人普希金辭世百週年,改名為普希金博物館。

館藏有67萬件以上歐洲著名的雕塑和繪畫。此次於故宮展出其收藏的文藝復興後三百年法國繪畫作品,共分為六大主題展區。

第一區、近代風景畫的起源:

17世紀以前西方繪畫以宗教畫為主,風景畫多為背景。

此區介紹的是始於17世紀風景畫的黎明期,人們漸漸喜歡將風景畫作為畫面的主角。

進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.廢墟畫:有古代神殿及神畫故事。

擄掠歐羅芭The Rape of Europe / 克勞德‧洛罕Claude Lorrain / 1655

 

被水環繞的神殿Temple Surrounded by Water / 于貝·霍貝Hubert Robert / 1780s (圖片下載於官網)

接著是2.雅宴畫:一種輕盈的宮廷林園風景,有洛可可的細緻優雅,代表人物及畫作為布雪Francois Boucher,田園(穀倉),他的徒弟尼古拉.朗克雷,林邊遊伴等。



3.浪漫情懷畫:

法國風景畫,18世紀中頁後描繪自然景緻,克劳德.约瑟夫.韋爾内,不畫莊園及洛可可風的畫作,畫日出、日落的微妙光線及浪花拍岸,樹叢表現大的風浪背景及遠處廢墟,墊定下世紀的浪漫。



 

第二區、讚頌大自然:

早在17世紀荷蘭就畫風景畫,分為圖物誌、地景、海景、城市景致、室內景觀等。19世紀的市民時代以後,歐洲風景畫開始走向平凡的日常生活,現實風景。從描寫神話、宗教、歷史的大畫面繪畫,變成了表現身邊事物、簡明易懂大小適中的繪畫。

法國向荷蘭學習畫風景畫,來自法國的巴比松畫派,讓風景繪畫不只追求寫實,還增添了柔美與詩意。

法國19世紀寫實及浪漫主義:

 科瓦涅及布哈卡薩Jules CoignetJacques Raymond Brascassat,牛群與羊群,有鋸痕的枯木,表示人類影響自然,又用石塊小草枯樹等自然情景,著重寫實生活,影響了之後的巴比松畫派。

康斯坦.特華庸Constant Troyon1850年於楓丹白露,牧場母牛,為莫內口中最了不起的風景畫家。

 法國風景畫演變:

17世紀的歷史典故;18世紀的自然情懷矯飾林園;

19世紀的浪漫主義(巴比松畫派愛畫有自然氣型的田園農村),牛羊成為風景畫的主角。

 

 

第三區、巴黎城市光影:

19世紀下半葉印象派出線,風景畫家愛畫現代生活畫城市光影-巴黎。

這些以印象派為首的畫家們,用溫暖時而敏銳的目光,描繪近代都市,傳達了因工業與科技發達而有的新世代氣息。

雷諾瓦1876年,繪煎餅磨坊庭院樹下,為煎餅磨坊畫作的暖身之作。

雷諾瓦善長人物畫,活潑筆調濃郁色彩。他此畫描述生活、筆觸散漫灑脫,活潑悠閒,以不明確的線條勾勒人物樹叢。為光影幌動、空氣流動的印象派作品。背景所在地為巴㴝蒙馬特山丘的大衆舞廳。

畫裡人物氣息青春,著重人群的愉悦氣氛,而不是大片風景。

 

景觀畫家,如尚.法蘭索瓦.哈斐利Jean-François Raffaëlli,畫聖米歇爾大道,他站在盧森堡公園,延伸至先賢詞,石板上女士绅士在華燈初上的巴黎光影街頭行走。

 

風景畫,由自然景緻、歷史故事,改畫義大利式的景觀畫(城市風景)。那時,年輕的莫內,呼之欲出。

(本圖下載於官網)

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-Michel / -法蘭索瓦·哈斐利Jean-François Raffaëlli / 1890s

 


洛瓦Luigi LOir1885,煙霧瀰漫的巴黎環城鐵道,近3公尺寛的大畫,45畫面畫煙霧。

(本圖翻拍自導覽手冊)

 

第四區、巴黎近郊的自然景致:

19世紀後半中產階級崛起、交通及便捷,因此畫家們從巴黎,到郊外畫畫。

他們把畫布拿到戶外,描繪享受閒暇時光的都市人們與平和的街景。

畫作因而產生變化,鮮豔的色彩、空間的表現,產生不一樣的風景畫。

 

草地上的午餐1866Glaud Monet克勞德莫內,畫印象派最大幅的(近2公尺)大畫,收藏於普希金美術館。是莫內原先想畫640x465公分大畫(原畫受損,僅留2塊裁片,收藏於奧賽美術館,)參加沙龍展的先幅作品。

另有2幅草地上午餐的習作存於美國盛頓國家藝廊


畫面右方高大的山毛櫸樹上有箭穿愛心的可愛圖案。

 

莫內畫了很多幅的乾草堆、盧昂大教堂、日本橋,他從早到晚將它們的不同光影都畫下來,成為系列作品。

白色睡蓮White Water Lilies / 克勞德·莫內Claude Monet / 1899

馬諦斯工作之餘就至美術學校業餘班習畫,他是非學院派畫家。原先曾受新印象派點描畫法影響,但漸變為自己的線條色塊畫。3年後野獸派面世。

馬諦斯Henri Matissee 1902畫布洛揑森林,該處原為貴族獵院,之後轉為公園。線條簡化,筆觸自由奔放,創意大膽,色彩濃郁。


塞尚於18751877畫蓬圖瓦兹的道路,以色塊線條表現立體風景。

畢卡索Pablo Picasso, 1908年繪庭院中的房屋(小屋和樹木),受塞尚影響,畫面很立體,現場因畫作未經授權,不允許拍照。 

 

第五區、南法明媚風光:

鐵路發達縮短了巴黎與地中海的距離。此區介紹法國中部到南部的風景畫。

耀眼的陽光、多彩的植物、地中海的波光,給畫家們帶來了豐富的靈感,醞釀出各種獨特的畫法。

 

塞尚Paul Cezanne 一生不斷的畫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-Victoire,展場中有二幅他於不同年代、由不同地區望向該山的畫作。用簡約明朗的手法,將山、 樹、房屋等元素用方塊筆觸畫出,是很理性的畫法,影響之後的畢卡索及布拉克,發展出立體派的現代繪畫。

 

 

另外,後印象派畫家受色彩啟發,發展出偏好平面效果的納比派,認為不注重比例、空間、體積丶模仿自然,而是引導觀者注意事物背後的真意。讓色彩帶出自然景物繽紛的美感。

 

波納爾Pierre Bonnard,夏之舞 ,抽離現實世界進入霧氣迷矇、光線温和的理想世界。

沒有明顯線條,用瑣碎鬆散筆調、悠閒情境,畫山羊、貓狗、跳舞小孩,因逆光,所有元素都鑲了愉悅的金邊。

 

第六區、海外的異想世界:

隨著報紙等媒體的發達,讓人們可以知道遠方的新聞。

藝術家或親臨或用想像力輕鬆的跨越時空。

奇異的風土人情融匯在一個畫面中,產生只有在繪畫中才可能產生的富饒風景。

有孔雀的風景MATAMOE, Landscape with Peacocks / 保羅・高更Paul Gauguin / 1892

高更為身體健康因素,於1891離開法國,前往大溪地,追求陽光。

以強烈的色彩,畫出充滿異國風情的樂園。

美洲豹正在襲擊一匹馬Jaguar Attacking a Horse / 亨利・盧梭Henri Rousseau / 1910

盧梭的正職是關稅員! 他是星期天畫家,是全未受到正統訓練的素人畫家。

他畫畫完全不受傳統或時代潮流的影響,全憑想像力,畫出看似寧靜實則危機四伏的神秘森林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 普希金博物館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ushkin_Museum#Gallery

https://pushkinmuseum.art/exposition_collection/collections/painting/index.php?lang=en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融藝園 的頭像
    融藝園

    融藝園

    融藝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